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一是坚持导诉前移,及时做好辅导。诉讼引导员主动服务,面对前来的当事人,第一时间告知办事须知及相关程序,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流引导,将当事人引导至相关窗口,对当事人所需查询、复印、打印、填写材料等辅助事项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让当事人第一时间感受到司法的温暖与高效。
二是合理配置人员,提升流转效率。在诉讼服务大厅增设服务窗口,坚持“一岗一责”“a、b角互补”原则,将立案审查、诉讼收退费、当事人自助立案、材料收转、案件送达等窗口进行分离,合理配置人员,在保障办案顺畅运行的同时提升了流转效率。
三是强化服务措施,确保方便诉讼。诉讼服务中心紧跟信息化、网络化发展步伐,在全新审判业务系统运行后,及时联系开发与新系统对应的二维码自助立案软件,并通过预约立案、邮寄立案、简化当事人填写材料等途径,不断创新服务措施,简化流程,在方便当事人的同时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四是强化诉前调解,实现有效分流。服务中心设有调解室,通过电话、微信、现场交流等方式,在了解当事人基本情况和调解意愿的基础上,积极引导当事人通过诉前调解握手言和,化解纠纷,在实现繁简分流的同时有效节约了司法资源。(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法院供稿)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