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5日,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发布通知,东营将开展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评选向一线倾斜,重点评选在基层工作岗位上任劳任怨、业绩突出、影响广泛的先进典型。活动从2015年12月中旬启动,持续至2016年3月初,组织评议投票。活动旨在充分运用榜样力量推动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良好风尚,为提升社会文明程度、建设美丽幸福新东营提供有力道德支撑和精神力量。
6月15日上午,全市第四届道德模范表彰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隆重表彰10位道德模范和10位提名奖获得者。东营市委常委、宣传部长贾瑞霭出席会议并讲话,副市长王吉能主持会议。会议要求,一要牢记使命责任,增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的主动性,以改革创新的精神和扎实有效的工作,不断开创我市公民道德建设的新局面,形成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社会环境。【详细】
2015年4月,董萍萍带着儿子到沂南县竹泉村旅游景区游览时,遇到一名昏迷男子。董萍马上利用专业知识进行急救。为防意外,董萍萍一直守在男子身旁,直到120救护车赶来后才离开。回家后董萍萍未向任何人提起此事,直到沂南县委托媒体发出寻找最美游客的启示,大家才得知这件事情。5月份,省、市文明办、旅游局授予董萍萍“最美游客”称号。【详细】
崔笑国,男,78岁,油气集输输油分厂退休职工。1997年退休后成为“满天星老年志愿者”,为一些行动不便的老人义务理发,利用祖传按摩手艺,帮助身边的群众缓解病痛。遇到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帮着谋划、安排。多年来他坚持学习,向周围群众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帮助身边的老年人了解老年政策、油田的新形势等。40多年矢志不渝,70岁高龄光荣入党。【详细】
2015年1月28日,垦利县天亿阳光小区一名小男孩爬上阳台,被卡在防盗窗上。张金璐恰好路过,他一方面立即组织人用棉被准备接住孩子,另一方面徒手爬上去用肩膀把小男孩托起来。当孩子被成功救出后,他却因体力消耗和恐高困在三楼,直到被消防官兵救出。他先后获“山东好人之星”、“中国好人”、垦利县首届“黄河口道德模范”荣誉称号。【详细】
2015年7月20日下午,王加田路遇一名孩子溺水,他连忙跳进河里进行营救。年过六旬、体重只有130多斤的王加田硬是凭着一股急劲儿,将体重180多斤的孩子拽到岸边,并对孩子进行了急救,孩子平安脱险。面对孩子和家长的感谢,王加田说,“这是我应该做的,谁看到都会救。”【详细】
曲晓颖,女,38岁,东营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十五年来,她用母爱温暖稚嫩而残缺的幼苗,在有声与无声世界间架起“心语”桥梁。为帮助特殊儿童学会发音,发准音,她把嘴唇贴近孩子的手背,让孩子感受送气音和不送气音以及气流的大小,把孩子的手放在自己脸上、鼻旁、脖子上,感受声音的振动,找准发音部位。每个音节训练上百次。【详细】
任兰民,男,60岁,利津精神卫生医院院长。从托养人员的需求出发,探索托养的方式方法,确立了以托养为主,融生活技能训练、职业康复、职业培训与教育、工疗、就业训练等为一体,与就业相结合的功能定位,成为托养人员成长的学园,为托养人员将来走向社会、融入社会开通了绿色通道。创新治疗模式,从“病理探源”出发,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控制复发”。【详细】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浏览本网ag真人国际官网主页,建议将电脑显示屏的分辨率调为102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