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近日,一位家长在网上发布短视频,认为老师要求家长批改作业、辅导功课,是承担了老师的职责和工作,愤而退出家长群。
据报道,这位家长的视频一发出,不少家长立刻谈到了对学校教育的不解。科技作业、ppt、演讲稿、剪贴报,都是给家长的任务。除了改作业,还要改卷子,甚至还要轮流批改同桌的作业。早上7点到校指挥交通,午餐时间到校帮忙打饭,课余给班级出黑板报,课后轮流打扫教室卫生。不少家长发出诘问:除了不能替老师上讲台,还有哪些教学任务是家长没有做到的?
从家长们的吐槽中,我们看到家长承担了学校教育的多项工作,从各类作业到与课堂教学关系不大的指挥交通等各项事务。
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长承担着别人不能代替的职责。即使孩子上学了,家长起的作用也不可忽视。有能力、有时间的家长,在学校教育之外,教给孩子许许多多知识和其他方面的技能,有的孩子在家长辅导下甚至跨越学校教育的进度,提前几年完成中小学教育,早早跨入大学校门。
但是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孩子的教育主要依靠学校来完成,毕竟很多家长不是专业教育人士,而学校是专门的教育机构,老师是具有专业知识从事教育行业的专职人员。孩子,包括知识学习在内的教育需要学校来完成。在很多时候,学校的教育需要家长配合。现在,家长对孩子的学习很关心,对孩子在学校的点滴成长时刻关注着。除去学校学习外,许多家长还在课外给孩子报各类辅导班以促进课堂学习。
家长对孩子学习的高度关注,无疑给学校和老师带来了压力,应该也是促使老师要家长配合学校教育的重要原因之一。即使家长关注程度没有这么高,对孩子的教育也需要家长来配合。老师布置的作业,要求家长关注并督促孩子完成。学校的许多教学、非教学方面的事务要求家长参与进来。
许多家长乐得参与学校事务,他们一门心思让孩子考上名牌大学。多参加学校事务,可以和孩子共同完成学校的事情,对孩子成长也就更放心一些。也有部分家长对此持有异议,认为家长没有必要参与学校这么多的事情,学校事务主要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来完成。
家长再关注孩子的成绩、关心孩子的成长,家长和学校之间的职责也是不同的,各有分工。家庭是孩子的“家”,是孩子的终生“港湾”,但教育孩子绝大多数家长不如老师那样专业。在分工上,家长有家长的责任,学校有学校的职责。职责不同,业务素养也不一样。绝大多数家长不是教育专门人士,对孩子的学习可以参与,可是指导起来不如老师专业。
家长可以参与学校部分事务,但不应该掺和太多。很多家长对学校事务不了解,因工作忙碌等原因也没有太多时间来参与。如果学校觉得家长有必要参与时,可以通知家长,家长自愿参加。学校的日常事务,主要应该由学校和老师来完成。学生的作业,家长可以督促完成,但是批改作业这样的事情,家长不能代替老师。像指挥交通、帮忙打饭、打扫教室卫生这些事情,如无特殊情况,家长不必过多参与。学生在校的学习和成长,主要由学校和老师负责,家长可以配合,但是很多时候不能代替老师。学校举办的活动,可以邀请家长,但不能像下达任务一样要求家长必须完成。
家校之间,职责不同,教育孩子成长的侧重点不同,起的作用也不一样,不能相互代替。家校之间应该是互补的关系,要密切配合、相互合作。家校之间应该厘清界限,负起各自的责任,以更好地培养孩子健康成长。(扈美荣)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