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雷锋是谁?雷锋是扶老奶奶过马路的孩子,雷锋是看望孤寡老人的热心人,雷锋是帮助困难群众的好心人,雷锋是习惯做好事的平常人。如今,雷锋已经成为了我们身边最常见的人,学雷锋也已经成为了一种常态化。那么,你心中的“雷锋”是什么样呢?
【60年代】雷锋就是学生的偶像
1963年春天的一天,仿佛在一夜之间,雷锋的各种形象出现在井大小学校园的各个角落。雷锋的名言名句也成了同学们的口头禅:“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记下这些话的时候,柯德辉才12岁,还是井大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
半个世纪过去了,柯德辉对这句话依然记忆犹新。初中时,“雷锋叔叔”的攻势更加猛烈,伴随着手风琴雄壮高亢的旋律,“爱憎分明不忘本,集体主义思想放光芒……”成为那个年代最流行的歌曲。
“长大后,我也要成为跟雷锋叔叔一样的人。”那时候,雷锋就是柯德辉的偶像。
【70年代】写日记都是“雷锋日记”模式
时间到了1973年,比柯德辉小10岁的林姗当时还在团结小学就读,这所小学如今已不复存在了,“当时教室前面墙壁上除了一面国旗,还有马恩列斯毛的巨幅照片,另外两侧墙上一边是‘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一边是‘向雷锋同志学习’。”
老师要求学生每天都要写日记:“雷锋叔叔每天都写日记呢,同学们要向雷锋同志学习。”
林珊发现,她写的日记每天都是:“今天我看到了一个拉煤炭的老爷爷……”“今天,我看到一个老奶奶过马路……”
【80年代】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1983年的春天来临之际,陈伟刚上初二,他发现,除了校园里处处展现出的活力和蓬勃生机之外,教室后边的黑板报上边,雷锋像旁边多出了一行红色的醒目标语:“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钉子”精神构成了陈伟和他的同学们对雷锋的全部了解。陈伟认为,“钉子”就是“学习一定要努力刻苦,在刻苦“钻”研之下,陈伟的成绩一直很好,先考进福州一中,后考上武汉大学。
【90年代】学习雷锋好榜样
1997年的某一天,就在香港回归前夕,福州市铜盘小学的老师组织学生们观看了一场特别的电影《离开雷锋的日子》。看完这场电影,五年级的房超才对雷锋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在这之前我只知道他喜欢做好事,我甚至不知道雷锋是哪一年出生的,当时是不是还在世?”
学校教室走廊两侧挂满了各色大人物的照片,雷锋“不怎么起眼,戴一个东北大棉帽,看起来很土。”房超说。那时候,房超和同学们也唱“学习雷锋好榜样”。
【现在】“扶不扶”让“雷锋”很纠结!
马年春晚小品《扶不扶》热议了一个社会问题,因为紧贴现实生活,广受观众们的喜爱。“这人倒了咱不扶,这人心不就倒了吗?人心要是倒了,咱想扶都扶不起来了。”结尾的一番话因为传递正能量,赢得了人们的掌声。2014年2月4号,正月初五,山东烟台交警支队第一大队的民警们用实际行动证明:人倒了,必须得扶!
2月4日,山东烟台交警支队第一大队的民警孟庆用实际行动证明:人倒了,必须得扶!这说明了人心还没有倒,因此老人倒地还有人扶起来。可老人家醒来第一句话却是“小伙子你怎么撞我?”,这不得不令人感到遗憾和郁闷。如果扶的人不是民警,或者民警扶老人家时随身没有带执法记录仪,该如何面对老人那句“雷人”语言,会不会演绎一场《扶不扶》?是否会被老人或其子女“讹上”呢?类似这样的问题,实在让人无奈与揪心。之所以老人跌倒,为什么会让现实生活中的“雷锋”望而却步。
人们常说:“好心办坏事”。老人跌倒,好心路人帮忙扶起,却被人家讹上,最后少不了破财消灾的现象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少见。从彭宇、万鑫,到前不久为己正名自杀的吴伟青,无一不给人锥心刺骨的错觉:扶人必被讹!老人易倒,良知难扶!这样大家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孟庆扶老人之前过往车辆与行人都绕行避开,因为一个讹字把人吓怕了,谁愿意没事找事让人无辜的讹诈啊。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雷锋”随处可见,他们有组织的参加公益活动,捐资捐物资助弱势群体,赢得社会广泛赞誉。但老人跌倒,为什么却会“无人问津”,因为一个讹字吓退所有人。看到老人跌倒,大家不是不愿扶,也不是扶不起,而是怕“伤不起”。当助人为乐随时面临沦为肇事行凶风险的时候,谁还敢助人、还能乐起来?山东烟台交警孟庆并没有纠结于此,他毅然扶起老人,也扶起社会良知和传统美德。从这一点上也告诉我们人倒了,必须得扶,但也要让扶人者有底气、有保障。
扶危济困、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一定程度上说是人的本能。“人倒了,必须得扶!”不能因为个案让所有的“雷锋”望而却步。
“学雷锋不必非得扶大娘、抱小孩”
4日,“学雷锋”成为政协委员们热议的话题。委员们认为,学雷锋是好的,更重要的是持久的坚持。“雷锋精神具有普世价值,并非僵化的概念,不见得非得扶大娘、抱小孩。”
委员们认为,学雷锋是不分行业的。全国政协委员、卫生部部长陈竺表示,“我们这代人的道德观就是在学习雷锋的过程中树立起来的。雷锋精神是我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一个杰出的代表,在医疗系统,我们也会倡导学习雷锋精神。”
“当然,我们也会倡导学习白求恩精神。”陈竺说,“我想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把自己有限的生命投入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身体健康服务,是我们这个行当必须始终坚持的。这种精神的弘扬也有利于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
部分委员还认为,学雷锋贵在坚持。天津市侨联副主席潘庆林认为,学雷锋要用心去学,一步一个脚印,要持久地学习,不要哪一天道德滑坡了就不学了。来自广东的政协委员张嘉极也认为,学雷锋不是非得“缝缝补补又三年,那样服装店都倒闭了。”
对于如何学雷锋,全国政协委员巩汉林表示,“别把学雷锋只当做好人好事,雷锋精神说到底是人格。如果大家都有高尚的人格,就不会出现小孩子被车碾没人管、老人摔倒了没人扶的情况。”他说,雷锋本身是个具象,不是一个僵化的概念,但其精神是具有普世价值的,我们学雷锋不见得非得扶老大娘、抱小孩,主要是呼吁全社会把善良的一面弘扬起来。
导演陈维亚表示,一个国家真正的强盛,除了口袋有钱,心灵、思想更要强盛。“社会需要一个偶像,大家在崇拜和学习偶像过程中会提高。雷锋作为一个经得起考验的、优秀的普通人,值得我们学习。但是学雷锋不是学他具体的事,而是一种社会诉求。”
学雷锋,不纠结于指标才能常态化
又一个春天,学雷锋活动如同春风,吹暖神州大地。从街头宣传栏中雷锋淳朴的笑容,到媒体学界阐释发扬雷锋精神;从网络上捐款捐物的爱心善行,到大街上学雷锋志愿者岗亭……无论是助人者,还是受助者,都切实地感到:雷锋在身边;无论是坚守者,还是奉献者,也都热忱地期盼:雷锋不要走。
的确,如果一项活动有热潮、高潮,那么也就容易退潮、低潮。正像有人所揶揄:“雷锋叔叔没户口,三月来了四月走。”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也确实反映出学雷锋活动在某些方面的问题。有些地方和单位,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了一种运动,用命令方式要求、行政手段推进,甚至是“不去扫大街学雷锋就算旷工”;还有些地方和单位,把学雷锋活动变成了任务,关注点在“多少人学了雷锋”、“有多少雷锋小组”等数据,甚至靠发文件、定任务来拔高指标。这样的做法,有违学雷锋活动的本意,难以让这一活动“常态化”。
应该说,当精神之歌淹没于齿轮咬合的喧嚣,当心灵之光染上了光怪陆离的杂色,在整个社会重新寻找道德坐标之时,以宣传、组织等方式推动学雷锋活动,让更多人参与进来,有其现实意义。而更重要的,应该是以雷锋精神“焕发人们道德建设热情”,让雷锋精神渗透于整个社会的意识中去,成为一种内化于人心的“道德血液”。
雷锋精神之所以能在半个世纪以来,激发亿万中国人最广泛的共鸣,也正是因为他是深藏于每个人内心之中的一种精神因子。从舍身拦住飞奔惊马的欧阳海,到伸手接住坠楼孩子的吴菊萍,在千钧一发之际的选择,并没有“要不要”的纠结,而是出于一种最质朴的信念。从廉洁奉公默默奉献的朱伯儒,到献血量超过自身血量10倍的郭明义,在日常生活之中的坚守,也没有“值不值”的考量,而是源于一种最真实的本心。
雷锋终其一生并未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然而,正是因为他用平凡、普通的人生绘就的道德天际线,才给人更多启示。真和善并不需要惊天动地的伟绩,也不需惊涛骇浪的洗礼,没有大是大非的考验,也无关生存毁灭的抉择,而只是简单到雷锋这样。无论你是司机还是教师,无论你是在办公室还是走在街头,公共汽车上、演出大厅里,举手投足之间、起居饮食之中,你就可以靠近这个伟大的灵魂。
雷锋精神的时代内涵,也在此显现。这是每一次日常的选择,每一份平凡的坚守,正如青岛募捐册上成千上万的“微尘”,正如一个个不知名网友支撑的“免费午餐”;这是你我都可以的道德实践,是你我都拥有的道德力量,正如“最美洗脚妹”刘丽助学几十个孩子,正如起艰难中自强带着妹妹上大学的洪战辉。学雷锋活动常态化,需要的正是把雷锋精神灌注到这些日常生活中,而不是仅以指标任务推动落实。而这,需要让更多人发现“身边的雷锋”、寻求“身边的感动”,在整个社会形成向上、向善的风尚。
学雷锋,上街义务劳动也好、搀扶老人过街也好,都是重要的形式,但更重要的是,不要让心灵在物质面前凋敝,不要让行动在计算中延宕,让每个人都去追寻那些从未离开的真善美,追寻更有意义、“更值得过”的生活。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能更丰盈;也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和谐。
别让“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每逢雷锋日,人们去养老机构关爱老人,本是应该鼓励和提倡的好事。可是,连日来,爱心扎堆、跟风学雷锋等新闻不断见诸媒体,不可谓不尴尬,也不得不让我们的深思:我们到底该如何学雷锋?
任何一项社会活动,都有运动式和制度化两种。前一种是一阵风,吹过时秋风扫落叶,劲头和效果都很好,但很可惜寿命很短,且倾向于道德感召。后一种则是将其融入我们的社会文化,包括心理和法制规定之中,使其成为再自然不过的“应有之义”。
雷锋日一窝蜂做好事,或许的确出自真心实意,却仍然免不了本末倒置、形式主义与作秀之嫌,除了归因于我们平时疏于此外,更重要的是学雷锋依然停留在运动式的道德感召上,而没有深入我们的文化与制度。
如何将雷锋精神融入到生活?自然是首先要扪心自问:当公交车上遇到老弱病残时,我们是否起身让过座?当街头碰到无助的流浪者,我们是否给予过帮助?当朋友遇到困难,我们又是否伸出过援手?这些在平常里看似细枝末节的小事,如果做了,何尝不是一种学雷锋?
现如今,除了道德感召,更应该建立激励和保护机制,让新时代的雷锋做了好事不被伤害,并且有鼓励潜在的雷锋们做愈多好事的制度。比如之前的彭宇案、许云鹤(微博)案,以及引发的“老人摔倒了该不该扶”,其实都是在追问有关部门有没有学雷锋:把自己“守卫公民”的本分做好。
在这个价值观多元化的时代,单单靠道德感召,无法持续性地“守卫雷锋”,只有政府捋清制度规范,调解各方的利益纠葛,形成学雷锋的长效机制,才能真正不让“雷锋”三月来四月走。
学雷锋未必要做“大事”
我们即便做不了“活雷锋”那么多的好事,但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不时做些助人的“小事”,真有那么难吗?
有人调侃学雷锋是每年“三月来,四月走”,这说明,要坚持做好事不能是一阵风。在北京城,有这样一位老人,做好事一做就是51年,他被称为“活雷锋”。
孙茂芳在超过半个世纪的岁月里,共照顾孤寡、病残老人29名,帮助32名特困学生,给11位老人养老送终。
这样的事迹,让善良的人们由衷敬佩与感动。但孙茂芳却说,“我干不了大事,但是愿意从小事做起”。所谓的“小事”都是什么呢?为孤寡老人喂饭喂药、端屎端尿;在家里设“救急床”,为来京看病的陌生人解决燃眉之急;每月拿自己的工资为老弱病残困“送温暖”……这一切的一切算不上“惊天地泣鬼神”,但在“老人摔倒该不该扶”成社会问题、一些人奉行“不要和陌生人说话”、新新人类自己尚且“月光啃老”哪有“闲心”帮别人的当下,孙茂芳所做的“平凡小事”难道不令某些人脸红吗?
有人说孙茂芳很“傻”——不仅不要一位孤寡老人赠与的存款和价值连城的四合院,反而在多年的扶贫助困中“赔”出去48万元。只能说,对于助人者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拜金者根本不懂。孙茂芳的想法很朴实——“助人为乐,是我的生活方式”。有些沦为“钱奴”的人试图嘲笑懂得如何更有意义地支配财富的人,既可笑又可悲。
雷锋本就不是神,“活雷锋们”更都是有血有肉的人。面对孤寡“老小孩”的不信任与闹腾,孙茂芳也曾委屈犹疑,但他选择了坚持,他用诚心打动了那些被冷落的心。这也带来两点启示:一方面,“活雷锋们”需要被宣传,但他们绝不应被置于“神坛”。这是因为,“高大全”保不齐“失真”,更会使人产生距离与退避感。另一方面,都是凡夫俗子,我们即便做不了“活雷锋”那么多的好事,但在能力许可的范围内,不时做些助人的“小事”,真有那么难吗?
感慨于“活雷锋”了不起,痛斥不道德者太无耻,终归只是“嘴巴活动”。社会真正需要的是善举的接力,通过更多人的实际行动播撒善与爱的种子,让点滴的爱心汇小流成江海,积聚小善的跬步至大爱的千里。
去掉光环的“雷锋”更抢镜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再次成为今年两会和全社会的热门话题。不久前,辽宁省委宣传部、光明日报社在北京召开郭明义微博座谈会。座谈会上,中宣部副部长王世明指出,要坚持用“美言”传播“美德”,把创新的典型宣传作为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推动学雷锋常态化的重要载体。
当代雷锋郭明义是一名普通工人,在厂里厂外、网上网下都是“红人”。他的微博2011年3月开通至今,粉丝已超2000多万,产生了巨大的传播效果。世界献血日当天,他发的一条倡议微博,3000多名志愿者献血60多万毫升。
抚顺“雷锋吧”曾发过一个投票帖:如果雷锋还活着,你愿意嫁给这个“傻小子”吗?有一半以上的人投了“愿意”票。在主流价值经常被繁杂舆论消解的今天,仍有一半以上的人给雷锋投了赞成票,这说明:无论经济学中的“理性人”,将“利益最大化”的度量方法塞进多少人思维的毛孔,有一点可以肯定,纯粹物质利益驱动的生活,不会给人带来起码的安全感、幸福感。而雷锋,让人感到踏实、温暖。
脱离了炫目光环的“雷锋”,为什么更“抢镜”?值得深思。
作为普通公民,只要不择人,不求全,“不以善小而不为”,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从现在做起,人人皆可成“雷锋”。(东营文明网综合)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