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以来,东营区纪委监委紧紧围绕“服务中心,建设队伍”的根本任务,以培塑机关“上精神”为主线,擦亮“荷蕴清风”精神文明建设品牌,提升干部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以丰硕精神文明工作成果推动实现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抓实“学习型机关”建设,凝心铸魂“增定力”。坚持示范带动领学。区纪委常委会学在前、走在前,坚持“第一议题”学习制度,推行区纪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清单”制度,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班子成员累计开展各类专题学习研讨54次,讲专题党课16人次。切实抓好分散自学。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以部室为单位每日“清风一刻钟”理论晨读15-30分钟。通过自学、“三会一课”学习、“学习强国”“灯塔-党建在线”、党史知识竞赛等线上学习形式,强化党员干部日常自学。丰富活动形式促学。举办“学党史、守初心、担使命”百年党史大家讲活动,20名党员干部围绕演讲主题,深情讲述中国共产党建党以来的历史人物和故事,引导党员干部以史为鉴,坚定信念;拓展“星光课堂”,将学习内容由马列经典著作拓展到党史学习教材,委班子成员带领分管部室同志学党史、悟思想。依托红色资源,组织机关干部前往市党性教育实践中心、刘集红色教育基地、胜利科技展览中心等地开展现场党性教育。抓实为民办实事践学。扎实开展联系群众“大走访”活动,认真梳理群众反映的急难愁盼问题。研究制定政务热线《问题线索移送》和《受理监督保障》两项机制,对群众反映问题化解情况进行备案监督,通报问题1起,约谈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4人,有效解决部门单位间推诿扯皮,不担当、不作为等问题。
抓实“文明型机关”建设,筑牢堡垒“聚合力”。实行“党建 文明创建”,激发示范引领作用。突出党建引领,将文明创建工作融入“五型示范、双优引领”党建工作,明确各支部职责任务,形成协调一致、上下联动、人人参与的工作氛围。以支部星级评定和党员积分量化为抓手,开展“支部争星、党员争分”活动,对每名党员设岗定责,公开承诺践诺,有效激发党员示范引领作用。加强阵地建设,增强队伍活力。充实、更新新文明实践中心,打造心理减压室、健身活动室,设计机关“清风系列”文化走廊和全体党员形象墙,积极探索纪检监察机关文化建设的途径和方法,将“快乐工作、幸福生活”理念和“对党忠诚、个人干净、敢于担当”的工作要求融入到机关文化建设中,形成激励和凝聚全体纪检监察干部提振精神、激浊扬清、干事创业、奋发进取的强大正能量。创新文明实践,倡导文明新风。将文明实践活动从机关拓展至村居、企业,开展“活力健步走 环保伴我行”等特色鲜明、内容丰富的文明实践活动6次;组织干部职工开展庆“三八”沙龙等系列文体活动5次;组织干部职工参加市纪委庆祝建党100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与区委办、区府办等6个区直部门单位组建120人“初心永恒”代表队参加东营区歌咏大会;联合区工会、胜利油建公司开展职工趣味运动会,丰富的活动激发了队伍的凝聚力、向心力。依托“荷蕴清风”志愿服务队,组织干部职工开展“慈心一日捐”活动;在全国文明城市和国家卫生县城创建、疫情防控等专项工作开展一线志愿服务;持续开展诚信和普法教育;积极开展孝老爱亲、共建帮扶、社区服务、无偿献血、交通引导等志愿服务活动;大力宣传文明节俭风尚,推动树立文明新风。
抓实“实干型机关”,监督执纪“成果丰”。政治监督成果显著。探索开展“纪委约谈”、重点项目特派监督、“点穴式”巡察等8项重点工作,坚持“区委区政府工作部署到哪里,纪检监察机关的监督就跟进到哪里”.开展换届风气监督,围绕严明换届纪律开展集中廉政,创作廉政吕剧《邪不压正》,设计严肃换届纪律“十严禁”系列漫画,推动警示宣传深入人心,在全区营造“廉洁换届”的浓厚氛围。深化“纪委约谈”机制,围绕村居换届、政务热线受理、信访化解、水质污染等重点问题,约谈“关键少数”,传导压力、压实责任。正风肃纪成效突出。上半年全区共处置问题线索198件,立案76件,结案70件,给予党纪政务处分50人,留置5人。创新“纪审联动”模式,会同区审计局开展老年人生活救助金专项审计,对农机具补贴管理发放进行专项治理,取得良好成效。“点穴”式巡察直击痛点,围绕民生热线、园林绿化、校区建设等重点领域开展“点穴式”巡察,并对辖区内油田小区“三供一业”维修改造开展“回头看”,督促自查整改问题120个,挽回经济损失702万元。推进“清廉工地”创建,派驻监督一线监督压实主管部门、施工、监理、审计等各方廉洁责任,推动项目高效廉洁建设。制定《东营区容缺审批备案监督制度》,有效缓解行政审批一线干部问责压力,推动全区党员干部进一步解放思想、解除束缚主动担当,赢得区委区政府一致认可。队伍建设成绩突出。委机关接连荣获区级“五型双优”党组织和最佳创新制度项目两项荣誉,1名同志被区委评为“优秀党务工作者”,1名同志被市工会授予“最美职工”称号。(林相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