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一座城市的文明底色,既彰显在市容市貌里,也折射在市民的文明素质中。城市中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固然能呈现出繁华的景象,但市民的风尚品德、精神状态更能触动人们的神经。公交车上,总有人主动让座;车辆右转,总能耐心等待、不鸣笛催促……面对全国文明城市创建的更高目标,东营把“创城”与“育人”有机结合起来,在城市发展的过程中,不断提升市民素质素养。
城市“内秀”看市民,城市“未来”看少年。今年以来,东营以“强国复兴有我”为主题,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线,充分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乡村复兴少年宫等各类平台阵地,继续深入开展系列教育实践活动,引导辖区青少年爱党爱国、勤奋学习、涵养品德,以打造立德树人全环境,为青少年健康成长赋能。
以阵地为依托,汇聚全环境立德树人的坚实力量
手工剪纸、创意绘画、篮球公益培训……近一个月来,河口区乡村“复兴少年宫”组织开展了100余场精彩的实践活动,让孩子们乐中学、学中乐,在实践中接受锻炼和教育,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为孩子们暑期的“加油站”,让孩子们有“趣”处。除日常活动外,河口区还充分发挥辖区红色阵地作用,重点打造乡村少年红色教育基地、乡村少年传统文化基地、乡村少年先锋学堂等阵地,开展红色教育实践活动。
为配合深入贯彻落实“双减”政策要求,东营市各乡村“复兴少年宫”不断丰富活动载体,打造特色活动,拓宽实践基地,让特色文化走进乡村“复兴少年宫”,让乡村“复兴少年宫”成为青少年“增能增智”的重要实践场所,为少年儿童提供快乐成长的园地和实现梦想的机会。
青少年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未来和希望,正处于“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的年纪。东营市把乡村“复兴少年宫”建设与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有机融合,做好阵地建设,以活动建美德,以美德聚人气,以人气扩影响,以影响倡新风,增强了文明实践活动的吸引力,促进了文明实践活动开展。
以活动为载体,开拓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新型道路
“遇到校园霸凌该怎么办?”“学茶,要先学会做人,做到精行俭德,以心平气和的态度,与人为善。”“用小手剪出一串串中国结,把一颗颗纯洁的心献给我们敬爱的党。”……炎炎夏日,正值假期期间,东城街道开展了形形色色的活动东凯社区联合东营市检察院为孩子们带来一场“法律相伴 预防校园欺凌 快乐成长”主题活动;辉煌社区开展暑假亲子茶艺课——“学泡一杯中国茶”,让孩子在高雅有趣的茶艺氛围中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培养孩子优雅的气质,享受泡茶的乐趣;金融港社区在“邻里 ”的温馨港·五彩斑斓项目中开展“巧手心向党,喜迎二十大”的剪纸活动……一场场活动,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爱国情怀、良善德行,为青少年树立法治观念,培养健全人格奠定了坚持基础。
少年当歌,为梦起航。今年以来,东营市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为基础,积极为青少年学生带来精彩纷呈的活动体验,在轻松娱乐的同时,帮助孩子们开阔眼界,增长见识,丰富知识,充实头脑,强健体魄。
东营市将持续多维度、深层次地关注青少年的学习、生活、心理健康和道德品质,为青少年身体素质增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更有力的保障,陪着孩子们一起迎着朝阳,茁壮成长。让广大青少年用实际行动传递社会正能量,积极实现人生价值,做东营幸福发展的建设者。
以榜样为引领,擦亮全环境立德树人的红色底色
雪地里冻掉10只脚趾、以自己的身躯为战友做“堡垒”、身上留下拔不出的弹片……当这些东营老兵的故事走进校园,聆听的学生们热泪盈眶。满头银发,腰板直挺,思路清晰,言语利落,88岁的老兵李明话语间反而透着书卷气。“这是17岁的我,刚穿上军装的第一天拍的照,”他指着身后一张泛黄的老照片说道,“我们三个教员一起去朝鲜,只有我自己回来了,一想到他们,我觉得自己真的是何其幸运,何其幸福啊。”
为了让学生真切感悟革命年代的艰苦岁月和革命胜利的来之不易,将革命前辈的英雄精神融入血脉、根植心中,东营市近年来不断地组织老革命军人进校园,讲述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等参战经历,与学生们一起追忆革命历史。
向下扎根,植根红色基因;向上生长,争做英模传人。近年来,东营市号召退役军人在各自岗位上发挥作用,争做红色基因传承人;组建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人才资源库,搭建红色教育阵地。双一等功荣获者王建伟、全国模范退役军人薄熙宁、“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先进工作者”王玉清……他们都是东营市退役军人校外辅导员人才资源库中的成员。东营市积极组织十大英模事迹宣讲、红色教育基地参观践学等形式,将红色故事传播作为中小学“开学第一课”重要内容,纳入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让广大青少年接受红色精神洗礼,激发爱国主义热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用实际行动打造了高水平思政“金课”,在孩子心中埋下爱党爱国的种子,为孩子的成长探索全环境立德树人东营特色路径。
以树人为根本,构建“四结合”协同育人机制
“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天阶夜色凉如水,坐看牵牛织女星。”整齐的童声朗读从广饶县乡村“复兴少年宫”的七夕诗会中传了出来。前段时间,广饶县乡村“复兴少年宫”举办了“我们的节日·七夕”主题活动,青年志愿者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学习古诗词,让孩子们更多地了解传统节日,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围绕立德树人,扎实做好青少年思想引领工作,共青团东营市委将“红领巾讲解员”“红领巾宣讲团”“好少年宣讲团”有机结合,围绕“传承红色基因”“我们的节日”“民族精神代代传”等主题,开发宣讲特色课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好党在奋斗历程中形成的优秀红色文化,讲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市妇联立足家庭主阵地,成立“齐鲁好家风”宣讲团,将“五讲”宣讲带到群众家门口,截至目前,18.97万余人次参与全环境立德树人宣讲。
为全面推动全环境立德树人工作,真正把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到实处,东营市整合资源力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四结合”协同育人机制,利用文化馆、博物馆等平台阵地,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组织宣讲团成员开展常态化宣讲。
“立德树人,培根铸魂”,全环境立德树人,就是要教育要引导祖国未来的花朵树立正确的信仰,铸就中华魂,实现中国梦。下一步,东营市将持续整合资源、创新举措,充分利用乡村“复兴少年宫”、公共文化设施、文明实践所(站)等阵地,把思想道德教育、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科普宣讲等志愿服务相结合,组织开展内容鲜活、形式新颖、吸引力强的志愿服务活动,构建起全环境立德树人的新格局,以“东”风化雨,共“营”繁花开。(齐鲁壹点记者 王帅)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