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她,沉默寡言、不善言辞;她,皮肤暗沉,脸上满是风霜镌刻的痕迹,一双眼睛里写满了与年龄不符的沧桑和无奈……
就是这样一位平凡而普通的农家女子,用孝心和爱心写就了一个对残疾公婆不离不弃、带着残疾公婆再嫁的感人故事。
她,就是东营市垦利区郝家镇小赵村村民任香云。
丈夫离世,她对公婆不离不弃
来到郝家镇小赵村,经常可以看到和煦的阳光下,一位神态安详的老人拉着任香云的手,说着家常聊着往事。偶尔两人的眼光交织到一起,她们会心一笑,让人感到无比温馨与幸福。谁也不会想到,操着浓厚外地口音的任香云,是这位八旬老人的儿媳。更不会想到,任香云在丈夫离世后,依然默默无悔地照料残疾的公婆。六年来,2100多个日日夜夜,她把女人的柔情和儿媳的责任演绎得尽善尽美,用自己的不离不弃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亲情故事。
2001年,来到东营打工的任香云与丈夫赵涛相识。当得知赵涛的父母、她未来的公公和婆婆是残疾人时,任香云没有退缩。任香云娘家虽然在外地,但是家境非常殷实,娘家人一直反对这门亲事,但任香云一直很坚持,她坚信赵涛就是陪她一生的人,她也坚定的对赵涛说:“将来我们一起照顾两位老人”。
婚后,丈夫踏上了外出打工之路,所有的家务农活全落到了任香云一个人的肩头。她每天很早起床给公婆做完早饭后就扛着锄头到地里干活,由于公婆都有残疾,无法下地,别人一家人干的农活,她只能一个人干。回家后还要洗衣煮饭、剁草喂猪。到了农忙时节,她常常是天不亮就出门,渴了喝口水,饿了强忍着,累了就在地头上坐一会儿。
十几年来,虽然辛苦,却也过得平静安详。由于小夫妻的勤劳苦干,家里的日子渐渐红火了起来。丈夫用多年的积蓄买了一辆出租车跑出租,家里有了稳定的收入。但没过几年安定的日子,残酷的现实又给任香云重重的一击。2011年,正在家里吃午饭的丈夫突患重病,虽然及时送到医院,但因为病情过重,不久便离开人世。丈夫临终前指着父母和儿子看着任香云,虽然没有说出一句话,但是任香云从丈夫依依不舍的眼神里读出了他对老人和儿子以后生活的担忧。“当时感觉整个天都塌下来了。”任香云说,“我们全家人抱在一起痛哭了一场。”
娘家人得知到女婿去世的消息之后,任香云的父亲和兄弟从菏泽老家赶来要接她走,可看着还不满9岁的儿子和无助的公婆,任香云拒绝了父亲,决定留下来照顾这个家。“如果我走了,他们老的老,小的小,怎么生活?做人得有良心,对得起去了的,也得对得起还活着的。”安葬了丈夫后,任香云擦干眼泪,暗暗发誓,“丈夫临走前将一家人交给了我,再苦再难也不能丢下他们两个老人不管!”她毅然肩负起整个家庭的重担,一如既往地照顾公婆。
悉心照顾公婆,用孝心谱写感人篇章
2012年,由于儿子离世带来的巨大打击,婆婆得了重病,身体状况急剧下降,但她又怕让儿媳花钱,坚决不去医院治疗。任香云不由分说,急忙打电话叫来出租车,背起人高马大的婆婆放在车上就往医院赶。在车上,司机惊讶地说:“这样的儿媳妇真是天下难找啊。”就这样,好不容易才将婆婆拽到医院输了三天的液。躺在病床上的婆婆流着泪说:“孩子,我都是快入土的人了,咱不花这冤枉钱,回去吧!”向来对老人百依百顺任香云没有听老人的话,毅然举债把婆婆的病治好。医院里的医护人员本以为这是一对母女,当他们知道了真实情况后,惊讶之余连连感叹老人有这么好的儿媳。
婆婆年纪大了,早年干农活落下了腰椎间盘突出的毛病,一下雨阴天就经常疼的卧床不起。任香云这时就像女儿一样为婆婆按摩腰腿,陪她聊天,缓解老人身体上的病痛。夏天,婆婆身上长满了密密麻麻的一层小水泡,任香云总是耐心的给老人擦洗,买来药膏敷上。冬天,为了不让老人吃凉饭,她就用一个小盆倒半盆开水,将饭菜放入盆内温着一口一口的喂老人。就这样,她耐心侍奉老人,从没叫过一声苦,说过一声累。这一做就是6年。她无怨无悔,在她心中丈夫的生身父母就是她的父母,照顾公婆就是她的责任。
丈夫去世后,家里失去了顶梁柱,经济状况一落千丈。再加上公公婆婆年事已高,吃药花钱的地方很多,任香云常常一年到头都添不了一件新衣服。即便如此,公婆最爱吃的东西、两位老人的生日,她都熟记于心,在老人贺寿那天精心准备一桌丰盛的菜肴;逢年过节,她也会准备一些好吃的,让老人在欢乐的氛围中,感受着家的温馨……上小学的儿子正在长身体的关键时候,而学校食堂里的饭菜既贵又不合口味,任香云就在家做好饭,然后骑上自行车到三公里以外的学校给儿子送去。冬天的饭菜凉的快,而家里又没有保温桶,任香云只能将烙的饼、蒸的馒头藏在棉衣里面……
言传身教,自立自强,虽然过着穷困的日子,还遭受了重大的家庭变故,但在任香云的的悉心照料和教育下,懂事的儿子学习成绩非常优秀,还潜移默化的学习着任香云的孝顺。
这家人的勤劳朴实,善良淳厚深深的感动着周围的每一个人。小赵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邵明仁提起任香云连连感叹:“别说是一个柔弱的女人,就是男人做到这一步也很不容易。”天长日久,对公公婆婆的孝心,亲戚邻居都看到了,都被她的举动所感动着。一位七十多岁的邻居,逢人就夸:“村子那么大,那么多的媳妇,从没见过她这样孝敬的,就是亲闺女,能做到这一步的能有几个啊。”
娶我,就要帮我照顾公婆
丈夫离世,年幼的孩子,病弱的公婆,生活的重担全部压在了34岁的任香云身上。看着里外忙得像陀螺一样的任香云,婆婆心里既心疼又着急。“你还年轻,再给你找个对象吧。”一心扑在孩子和公婆身上的任香云无心考虑,没有回应婆婆。2013年的一天,婆婆拉着任香云的手说,打听到有个老实人,考虑再三觉得跟她合适,“我偷偷去看了几次,是个老实人。我们老的老,小的小,不能拖累你一辈子。”经不住婆婆的再三劝说,任香云认识了现在的丈夫张乐明。
“刚认识时,我就跟他提了一个条件,要结婚必须对我的孩子好,必须伺候好我的公婆。”任香云说,相处的一年里,张乐明每天下班就到家里来,给孩子带好吃的,即便是淘气的孩子冲他发脾气,他也从不恼火。张乐明还同时答应,以后一家人一起住在小赵村。经过一年多的接触,张乐明和任香云组建了新家庭。
如今,任香云每天都会在家做好饭,等着公婆和丈夫一起吃饭。丈夫对老两口也特别好,经常用自己打工赚的辛苦钱给老两口买东西吃。任香云相信,只要她和张乐明一起努力孝顺老人,好好教育孩子,日子就会一天天好起来。她说:“无论有再大的事儿,只要一想到还有公婆在,我都能扛过去。只要我还干得动,就绝对不会放下老两口不管。”
功夫不负有心人,任香云对公婆的爱心和孝心也换来了回报,2015年,任香云与张乐明有了爱情的结晶——康康。但康康是早产儿,需要一大笔钱进行保育。任香云的公公每天都走街串巷,到相熟的亲朋好友处借钱。看着眼睛失明的公公四处奔波,任香云打心眼里感激。生活拮据的婆婆对孩子很大方,经常给孩子买吃的,把康康当成了自己的亲孙子。任香云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感动地说:“新家庭虽然是由三个家庭组合而成,但却和一家人一模一样。”
十几年的相处已经让任香云和公婆产生了浓厚的感情,甚已升华到血浓于水的亲情,重情重义的任香云已经无法割舍……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