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
|
崔笑国,男,生于1938年3月,中共党员,集输总厂输油分厂退休职工。崔笑国1956年响应国家重点支援西北工业建设的号召,从繁华的大都市上海赶到青海石油勘探局冷湖五号基地油库支援国家建设,1963年转战大庆油田东油库,64年胜利油田大开发时期来到山东,从事油库计量工作,一干就是四十多年。1997年退休后他报名当上了一名老年志愿者,先后担任了红白理事会委员、议事委员会委员、义务巡逻队员、楼长等职务,他义务服务近百余个家庭,为居民解决实际困难80余件,他坚定信念经过多年矢志不渝的努力,在他70岁高龄光荣入党。
帮助将本片区年老体弱的退休职工领取苹果并送到家中。
崔笑国参加集输总厂老年管理中心的故事会。为退休职工算了一笔“幸福帐。”
1997年,崔笑国从岗位上光荣退休,但他觉得作为一名老石油人,依然有责任要去做些什么。97年10月,他被有幸邀请回油库参观时,了解到一些老职工正为理发的事发愁,他就自告奋勇给老职工理起了发,大家的信任和感激增添了他做事的信心,从那时起,他就报名当上了一名老年志愿者,每个星期六下午他都为老人义务理发,还拿出祖传的按摩手艺,帮助许多老年朋友解除痛苦。邻居郭炳武老人已是90岁高龄,瘫痪卧病在床,大小便失禁,他一直将老人当亲人看待,只要有空闲就陪老人聊聊天,每天晚上要去老人家看一看,检查天然气阀门和门窗是否关好。老人有事愿意与他商量,与子女有了矛盾也要他在中间调和调和。
崔笑国坚持义务为退休职工理发。
崔笑国与退休党员一起参加老年站党支部的组织活动。
崔师傅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帮助别人就是自己最大的快乐。”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这个人性子直心肠软,遇到谁家红白喜事,都张罗着左邻右舍的人来一起帮忙,即使是丧事,只要找到他,他从未推辞过,在义务奉献中他更加感到了身上的责任,于是加入到了社区“红白理事会”,当上了一名协会会员。谁家有红白喜事,他都帮着谋划、安排,让他们少花钱还能多办事。2002年包师傅因病去世,家人由于伤心过度又缺乏处理经验,找到他请求帮助,在他的指点下事情办理得十分圆满,事后包师傅的儿子提着烟酒来感谢他,被他婉言谢绝了,他说:“我做这些事不求什么回报,为的是街坊邻里、单位同事在困难时期能得到一点帮助,共渡难关”。
尽管天气寒冷,依然挡不住崔笑国参加锣鼓训练的热情。
全国两会期间,崔笑国与退休职工和老年工作者共同观看两会的盛况。
多年来,他还担任了议事委员会委员、义务巡逻队员、楼长等职务,协助社区做好纠纷调解、治安保卫等工作。还主动承担起义务民用气安全协管员的工作,定期到年纪大、身体弱的老人家讲解老年政策、油田形势、检查安全用气等。每逢节日分发用品时,装卸、分发、便成了一项艰巨任务,遇到这种情况,崔师父同志总是抢先卸车,将与他住在邻近楼栋的十几名老同志的物品一起带回去,类似的例子枚不胜举。多年来他始终坚持看报纸、听广播、看电视,收集资料,把自己了解到的政策形势传达给大家,协助单位为老同志解疑释惑。他还是积极乐观的文艺骨干。无论严寒酷暑,各项活动他都积极参加,从元宵节社火演出、威风锣鼓、健身秧歌学习,处处都有他的身影。活动中他不仅以身作则、遵章守时,还积极的出主意、想办法,做了大量后勤服务的工作。
崔笑国无私奉献精神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发挥受到各界肯定,2016年3月他当选“第五届胜利油田助人为乐道德模范”,在东营市开展的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推荐活动中经逐级推荐和认真遴选,最终决定获得“东营市第四届道德模范—助人为乐模范”。面对荣誉他说:“我会把荣誉作为新的起点,继续关心他人,奉献社会,尽我所能去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在助人为乐的道路上,我永不退休!”
东营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主办